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郭正刚,张自和,王锁民,田福平.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4):45-50.
作者姓名:郭正刚  张自和  王锁民  田福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2000-K01-04-01),国家科技攻关专题(2001BA901A18)资助。
摘    要:通过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的对比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评估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品种间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差异较大,Ameristand 201和Algonquin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Ameristand 201和Sandili的地下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而Ameistand 201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在同一时期高于其它8个品种。可以看出以某一性状评价9个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运用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3个指标,对参试9个品种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meristand 201和Sandili较其它7个品种在黄土丘陵区的整体适应性较好,适宜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关 键 词:紫花苜蓿  品种  黄土高原丘陵区  适应性
文章编号:1004-5759(2003)04-0045-06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27日

Study on adaptability of nine lucerne varieties in hills and valleys of loess plateau
Abstract:
Keywords:lucerne  variety  adaptability  hill and valley of loess plateau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