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收获期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红,关皓,陈明,彭安琪,李小梅,李昌华,李小铃,刘卫国,方萍,闫艳红.收获期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6).
作者姓名:王红  关皓  陈明  彭安琪  李小梅  李昌华  李小铃  刘卫国  方萍  闫艳红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收获期(CK:蜡熟中期;S1:蜡熟后期,推迟1周;S2:完熟前期,推迟2周;S3:完熟中期,推迟3周;S4完熟后期,推迟4周)对"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套作模式中玉米籽实产量、秸秆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南地区玉米综合利用的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玉米籽粒的产量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其中,S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较CK高9.47%(P0.05);秸秆干物质(DM)含量、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含量随收获时期延长而升高,其中CK、S1和S2处理的ADF和N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S3和S4处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则随收获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P0.05),但均在干物质含量的8%以上。秸秆青贮饲料pH随收获期的延迟显著上升,但均低于4.2,乳酸(LA)含量则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所有处理青贮料中均未检测出丙酸(PA)和丁酸(BA)。各处理氨态氮∶总氮(NH3-N∶TN)随收获时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5%。综上,在保证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秸秆的营养品质,西南地区玉米的适宜收获时期为玉米籽粒的蜡熟后期至完熟前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