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粳稻主要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明久 许桂芳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453003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教育科技公关研究资助项目“落粒型超级粳稻新品种选育”(200410467014). |
| |
摘 要: | 选用黄淮地区种植的7个粳稻品种,对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对黄淮地区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667m2)穗数,其次是穗粒数,一级枝梗数通过穗粒数而影响产量;株高、穗长与产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反映出目前黄淮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主体上仍属(半)矮杆、小穗型品种,未来超高产或超级粳稻品种培育应注重协调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单位面积(667m2)穗数的前提下,朝高杆抗倒、大穗多粒方向发展。
|
关 键 词: | 水稻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
收稿时间: | 2005-04-17 |
修稿时间: | 2005-04-172005-04-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