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围绝经期妇女椎体骨密度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张绍伟;李树金;陈秀娟;谢颖;孙芳;张硕凌.围绝经期妇女椎体骨密度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J].张家口农专学报,2013(6):59-62,5.
作者姓名:张绍伟;李树金;陈秀娟;谢颖;孙芳;张硕凌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项目(No.201210515022031)
摘    要:目的研究双能量X线(dual X-ray absorptionery,DXA)骨密度测量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量在诊断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中的差异,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椎体平均CT值的相关性,确定椎体平均CT值诊断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阈值。方法选择45~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对其进行常规椎体CT扫描及QCT骨密度检查,测量椎体平均CT值和QCT平均BMD值及T值;对部分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进行QCT检查和DXA检查。结果纳入课题研究对象361例,平均年龄49.6岁,平均T值-1.18,平均SMD值为127.4,椎体平均CT值为137.1HU,椎体CT值、T值和平均BMD值间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84,P值均小于0.01)。以小于-1.0和-2.5分别作为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标准,共检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分别为165例和53例,发病率分别为45.7%、14.7%;分别以椎体平均CT值为145HU和110HU作为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阈值,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80.7%和90%、92.6%,约登指数分别为0.68、0.83;43例同时行QCT与DXA检查,在检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平均CT值与QCT测得的椎体平均BMD值及T值具有高度相关性,椎体平均CT值可以代表QCT的T值和BMD值,反映围绝经期妇女骨量丢失程度。

关 键 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双能X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