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麦苗期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作者姓名:梁燕  张坤普  赵亮  梁雪  张雯婷  孙晓琳  孟庆伟  田纪春  赵世杰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摘    要:将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DH群体的168个株系及其亲本,盆栽于两个环境中,利用324个SSR标记位点构建遗传图谱,对单叶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QTL定位和分析。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 2.0,共检测到17个加性效应和20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其中所有加性效应位点和16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具有环境互作效应。相关性较高的性状间有一些共同的QTL,表现出一因多效或者紧密连锁效应。在5D染色体上的Xwmc215至Xgdw63区段,检测到控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3个主效QTL,各位点的遗传效应贡献率较大,增效基因均来源于花培3号,适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另外,该区段与控制单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胞间CO2浓度与胞外CO2浓度比值(Ci/Cr)的QTL的定位区间相近。位于5B染色体控制胞间CO2浓度的QTL是个微效基因,但是QTL与两种环境的互作效应表现的遗传贡献比较大。

关 键 词: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QTL定位  小麦
收稿时间:2009-05-2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