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草坡乡地震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的恢复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刘锦春,何丙辉,徐小军,胡恒,熊明彪,罗亚. 汶川草坡乡地震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的恢复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 2013, 35(4) |
| |
作者姓名: | 刘锦春 何丙辉 徐小军 胡恒 熊明彪 罗亚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3.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41 4.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西南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汶川县草坡乡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次生灾害迹地和2个对照群落人工恢复群落和未受地震破坏的原始群落上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次生灾害迹地恢复群落上共有高等植物11科17属19种,群落结构简单,以菊科等先锋草本植物为主;②3种次生灾害迹地上物种多样性较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3种次生灾害迹地均处于演替阶段的早期,生存条件的缺失是地震后群落恢复较慢的主要原因.
|
关 键 词: | 汶川地震 次生灾害 生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 |
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Caopo of Wenchuan,a Township Destroyed by Seismic Secondary Disaster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