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常绿阔叶林改为毛竹林和白茶园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与评价
摘    要:旨在探讨常绿阔叶林改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白茶Camellia sinensis园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评价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肥力质量。在浙江省安吉县分别采集并分析了10年生和40年生的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并与40年生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土壤剖面的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常绿阔叶林改为白茶园和毛竹林10 a后,各个土层的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白茶园和毛竹林的0~10 cm和10~30 cm土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0年生白茶园0~10 cm和10~30 cm土层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6.1 mg·kg~(-1)和11.9 mg·kg~(-1),白茶园和毛竹林0~10 cm和10~30 cm土层的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呈现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和速效钾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根据林地和园地土壤肥力的分级标准,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属于缺乏水平,而速效磷质量分数属于极度缺乏水平。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看来,在毛竹林和白茶园的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有机肥和化肥的用量,以确保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