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Ⅲ报.再生稻产量构成的多元分析
引用本文: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林文,王梅珠.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Ⅲ报.再生稻产量构成的多元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1990(2).
作者姓名:李义珍  黄育民  陈子聪  林文  王梅珠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实习生。
摘    要:应用通径统计方法,分析了再生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和各节位再生穗产量对总体再生稻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再生穗数对再生稻总粒数的通径最大(P穗=1.206),而总粒数对再生稻产量的通径最大(P粒=1.023),再生穗数是决定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2.稻秆上各节位再生穗中,以地上部第2、3伸长节位的穗数最多,穗也最大,对产量的贡献也最大(P_2=0.4261,P_3=0.7164),第4伸长节位的变异很大,具有人为调节的巨大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