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影响
引用本文:崔凤娟,李岩,王振国,邓志兰,李默,徐庆全.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8):8-13.
作者姓名:崔凤娟  李岩  王振国  邓志兰  李默  徐庆全
作者单位: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早熟高粱新品种选育”(nycytx-12)。
摘    要:为明确种植密度与高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以极早熟高粱杂交种‘通早2’为试验作物,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设15万株/hm~2、18万株/hm~2、21万株/hm~2、24万株/hm~2和27万株/hm~2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单株干物质量、群体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显著下降。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势及总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种植密度在15万~21万株/hm~2时,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持续增加,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且各处理之间籽粒产量差异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相应增加,单株穗粒重、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各处理之间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早2’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株行距9.5 cm×60 cm时,能更好地协调群体结构,使籽粒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关 键 词:高粱  种植密度  群体光合生理指标  籽粒产量
收稿时间:2017/6/9 0:00:00
修稿时间:2017/8/1 0:00:00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opulation Physiological Indices and Yield of Sorghum
Abstract:
Keywords:sorghum  planting density  leaf area index  leaf area duration  population net assimilation rat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grain yield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