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
引用本文:张娟琴,陈思尹,唐卫红,白娜玲,李双喜,郑宪清,肖明,吕卫光.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20,36(1).
作者姓名:张娟琴  陈思尹  唐卫红  白娜玲  李双喜  郑宪清  肖明  吕卫光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40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5;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5
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上海市农口青年成长计划项目;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上海市科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高毒且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筛选高效降解菌,采用微生物降解PAHs,对于消除PAHs的环境污染和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萘平板法初筛、氧化还原酶活性复筛,筛选到3株PAHs高效降解菌,分别命名为B5、sh4、sh2。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依次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罗尔斯通菌(Reutropha)、中华单胞菌(Sinomonas)。降解条件优化结果表明:B5、sh4、sh2均能以萘、蒽、芘为唯一的碳源,120 h内,三个菌株对单一萘(200 mg/L)、蒽(100 mg/L)、芘(50 mg/L)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65%、53%以上;混合多环芳烃萘(200 mg/L)、蒽(100 mg/L)、芘(50 mg/L)的降解率分别为:82.17%—99.13%、70.76%—87.25%、52.59%—75.07%。PAHs的降解率与其分子量相关,同时PAHs的分子量也影响着菌株B5、sh2的生长活性。相比较而言,菌株B5、sh4、sh2均具有较强PAHs降解能力;菌株B5对PAHs降解效果最佳,可能与其氧化还原酶活性高有关;菌株sh4对芘的耐受力强,具有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潜能。

关 键 词:多环芳烃  高效降解菌  降解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