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纳米羟基磷灰石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姓名:邢金峰  仓龙  葛礼强  周东美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项目(KFJ-EW-STS-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7135)
摘    要:为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P)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采用一次性添加不同用量(0.5%、1%、2%,W/W)的NAP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一年和三年后土壤性质、有效态重金属(Cd、Cu、Zn、Pb)含量和水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NAP施用量下土壤p H值在第一年和第三年分别显著提高了0.71~1.24和0.60~1.16,年际间p H提高幅度的差异较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第三年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Zn含量与对照相比降幅(62.7%~96.5%)要显著低于第一年(66.6%~98.4%),而有效态Pb含量的降幅(百分比)则略有提高,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NAP固定土壤Cd、Cu和Zn含量的能力有所减弱,而对Pb的固定能力有所增强。添加NAP显著降低了水稻根中的重金属含量和糙米中Cd含量,糙米中的Pb、Cu和Zn含量也有所降低。糙米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NAP通过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来降低重金属在水稻籽粒中的累积。

关 键 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重金属  土壤  钝化修复  稳定性
收稿时间:2016-01-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