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清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
作者姓名:李嘉  张瑞杰  王润梅  张华  姜德娟  邹涛  唐建辉  吕剑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南宁,530004;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4)
摘    要: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小清河流域地表水中4类抗生素的残留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源,并通过计算风险商(RQs)来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地表水有13种抗生素检出,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的检出率为100%;20个采样点的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磺胺增效类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是2.18~84.9、nd~1600、nd~845、1.88~3900 ng·L-1。高浓度的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区下游,在水产养殖密集的下游区域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磺胺类和磺胺增效药甲氧苄啶,表明生活污水和水产养殖废水仍是小清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3种抗生素中处于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无风险等级的比例分别是38.5%、23.1%、38.5%,表明小清河流域部分水体抗生素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关 键 词:小清河流域  抗生素污染  分布特征  污染源  生态风险评估
收稿时间:2015-12-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