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400716 |
| |
摘 要: | 选用5个小麦品种,按GriffingⅡ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株粒重、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5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特性,按朱军提出的杂种优势新的分析方法,估算F2代基因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株粒重、千粒重和株高的F1,F2代基因型有显著的群体平均优势,株有效穗数群体平均优势不显著,穗粒数表现为负优势,所有性状群体超亲优势不显著,千粒重和株高的加性效应方差显著,株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性效应方差显著,株粒重和穗粒数主要受显性效应的影响,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千粒重则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影响,株有效穗数则受显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F1,F2代株高的群体超亲优势与显性效应相关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均达显著相关,F1代各性状与F2代各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表明小麦的杂种优势可以利用F2代.
|
关 键 词: | 小麦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