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的认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姓名:张二朋  赵 鑫  魏燕华  陈 阜  张海林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业部农作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资助。
摘    要: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保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解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在生产和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情况,在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地区进行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完善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及指导。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地区,农户普遍接受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的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83%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主要通过技术推广部门的田间指导,占总数的74%,也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大部分农户认为秸秆过多、病虫害增加和产量不稳等是限制保护性耕作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政府扶持、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配套技术等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关 键 词: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农民认知;生产推广;调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