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调查鉴定与病原消长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陈广泉,赵芸晨,侯梁宇,邢会琴,张建朝,谢颖,秦伯颖,陈海龙.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调查鉴定与病原消长规律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9,39(5).
作者姓名:陈广泉  赵芸晨  侯梁宇  邢会琴  张建朝  谢颖  秦伯颖  陈海龙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玉米种子安全处理研究中心,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河西学院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院, 甘肃 张掖 734000;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甘肃 张掖 734000;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张掖 734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西学院校长基金
摘    要:为了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和病原类型,选取5个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按照出苗至拔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抽雄至吐丝、灌浆至完熟等4个生长阶段,采取5点取样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种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51种病原菌,其中真菌43种,细菌2种,病毒6种,侵染引起33种玉米叶部病害。其中,出苗至拔节有23种病原,引起3种玉米病害;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有30种病原,引起26种玉米病害;抽雄至吐丝有25种病原,引起22种玉米病害;灌浆至完熟有18种病原,引起15种玉米病害。尤其是玉米苗枯病有20种病原侵染,是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种类最多、最复杂的病害之一。制种玉米从出苗到成熟,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呈单峰状分布,大喇叭口期是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数量的高峰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 (Wakker)Boed.]、玉米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 zeicola Stout)、玉米球腔菌叶斑病Mycosphaerella maydis(Pass.)Link]、玉米细菌性条纹病Xan-thomonas capestris pv.Holcicola(Elliott)dy]、玉米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 and ropogrnis(E.F.Smith.)Stapp]、黑条矮缩病毒病(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等6种病害在河西走廊属新记录病害。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多,病原数量大,且多种病原复合侵染,多种病害叠加出现,造成田间病害症状复杂,识别难度大,流行蔓延迅速,田间诊断十分困难。

关 键 词:制种玉米  叶部病害  侵染性病害  病原鉴定  田间调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