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资也该有直补
摘    要: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资价格也一路飙升,农资生产厂家、农资经销商和农民三方都陷入了“想生产却又不敢大规模生产”、“想储存却又不敢储存”的两难境地。对此,有的专家学者就提出,建议国家建立农资直补机制加以解决。按道理说,去年粮食价格上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应该上升才是。但粮价走着涨,农资却跑着涨。在吉林省长春市,种子价格上涨了50%,尿素价格上涨了23.2%,国产二铵价格上涨了16%,进口二铵价格上涨了20%,复合肥价格上涨了31.2%。去年,吉林省农民的非物质保证性增收达到了623.76元。《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469.6元,这样比较,农民不但没有增收,反而减收154.16元。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吉林省农民2005年扩大再生产的欲望指数下降了近4.2个百分点。看来,粮食增产了,农民却没有增收。尽管农资价格一路走高,但农资生产厂家的日子也没好过多少。由于目前的原材料价格过高,甚至出现短缺,使得他们并不能或不敢开足马力生产。河南某企业为了保产量,只能采购议价原材料;云南某国家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的产品运不出去,只好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