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基础条件与适宜模式 |
| |
作者姓名: | 何品晶 章骅 吕凡 邵立明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 20009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 20009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 20009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上海 20009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上海 200092 |
| |
基金项目: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建村[2011]25,建村[2012]25) |
| |
摘 要: |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导入区,其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对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城镇也是农村区域的基层行政管理中心,对村庄生活垃圾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讨论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对镇区本身和周边村庄生活垃圾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小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分析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管理和财政支持条件;在概括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成本比较,提出以“村分流-镇分流/处理/运输-县(市)处理”为特征的村镇县协同模式是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宜模式.以镇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节点,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的行政管理和财力优势,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
关 键 词: | 农村生活垃圾 处理模式 分流处理 经济成本 |
收稿时间: | 2015-04-07 |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