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长期生物量与水质指标动态变化
作者姓名:任文君  田在锋  胡晓波  刘霞  宁国辉  王小敏  谢建治
作者单位: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2.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以白洋淀王家寨淀区菹草为对象, 分别在菹草返青期、指数生长期、芽殖体发生期和植株衰亡期, 对各采样点菹草的生物量以及该采样点在各时期的水质、底泥和菹草植株中的氮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菹草指数生长期, 生物量增大, 淀区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升高, 最大值可达9.30 mg/ L , 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大幅下降, 最大的去除能力分别为:321.7 , 71.1, 108.7, 1.9, 1.03 mg/(kg • d)。有菹草种群分布的区域各项指标含量明显优于无种群区域。菹草生长吸收底泥中的氮、磷及有机质, 并可抑制底泥中污染物质的释放。菹草进入衰亡期后, 体内释放出营养盐, 造成二次污染, 应在5 月初, 菹草产生芽殖体后, 对菹草进行收割, 收割的菹草具有广阔的资源化利用空间。

关 键 词:菹草  白洋淀  生物量  水质指标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