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叶蝉对杧果的为害性及其防治
引用本文:谢谢国干,谢冰清.叶蝉对杧果的为害性及其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0,29(4):37.
作者姓名:谢谢国干  谢冰清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口,570228
摘    要:叶蝉又名叶跳虫,是对农作物为害普遍且严重的害虫。叶蝉有多种,危害杧果的是短头叶蝉(又称扁喙叶蝉),系为害杧果花、果的大敌。1发生规律与为害性 该虫在华南五省区(琼、粤、桂、闽、台)均有发生,在琼西南地区一年可发生8-10代,世代重叠,活动范围大,迁移、繁殖快,给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该虫最严重发生期为11月至次年4月杧果开花结果期。据观察,在气温12-35℃,相对湿度90%以上的天气条件下,该虫容易发生,尤其在高温、阴湿天(18-28℃,相对湿度95%以上)与雾天最易盛发成灾。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花穗…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