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温度对多肋藻小孢子体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国梁  汪文俊  李宝贤  梁洲瑞  鲁晓萍  李晓捷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试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 烟台 2640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8YFD0901504); 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5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7).
摘    要:温度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了 6~22 ℃下, 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小孢子体的生长情况及抗氧化生理特性, 以探明其适温机制, 为多肋藻海区栽培提供支撑。结果发现, 培养初期(5 d 内), 多肋藻小孢子体在 18 ℃下具有最大的相对生长速率(RGR), 22 ℃下藻体梢部严重穿孔溃烂;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10 d), 10 ℃下藻体 RGR 最高。实验周期内, 不同温度组间 Fv/Fm 无显著差异, 6~14 ℃下藻体均具有较高的总光合速率(Pt) 和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nmax), Pnmax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 10 ℃下最高。培养 3 d 时, 6 ℃下呼吸速率(Rd)最高; 22 ℃ 下, 藻体 Rd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显著上升, 表明增强呼吸作用是多肋藻小孢子体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共同响应。 22 ℃高温胁迫下, 胡萝卜素(Car)和岩藻黄素(Fucox)、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升高; 6 ℃时, SOD 酶活高于其他温度组。 在 6~18 ℃范围内, 灰分、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积累与温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综上, 多肋藻小孢子体可在 6~18 ℃生长, 其中以 10 ℃左右为佳。

关 键 词:多肋藻   温度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生化组成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