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其入侵途径分析
作者姓名:蒲阿敏  张贝贝  贾鹏  王庆改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 100012;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602)
摘    要:为了预防外来浮游植物入侵引发的渤海湾赤潮灾害,基于近20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了渤海湾海域已发现的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具体物种信息,分析了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可能产生的赤潮灾害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共发现17种外来浮游植物,其中,甲藻门最多,有10种;硅藻门次之,有5种;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各有1种。研究表明: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中,除中华盒形藻外,其余16种均属于赤潮生物,这些物种主要通过压载水引入、传播的方式进入渤海湾海域,应加强港口监控和管理,以防赤潮灾害。

关 键 词:外来浮游植物  环评报告书  赤潮生物  压载水
收稿时间:2019-03-06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