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张敬宇,付健,杨克军,王玉凤,王智慧,魏金鹏.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0(2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5.23.012 |
| |
作者姓名: | 张敬宇 付健 杨克军 王玉凤 王智慧 魏金鹏 |
| |
作者单位: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丰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玉米品种兴垦3和丰禾1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行距配置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2个株型品种在R2种植方式下的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兴垦3和丰禾1在M1和M2密度下较好。[结论]不同株型玉米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采用R2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种植上,种植方式R2优势更为突出。
|
关 键 词: | 玉米 密度 种植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Patterns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Maize Density Plant pattern Photosynthetic characeristics Yield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