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二十年间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消长分析
引用本文:吴友三,黄振涛.中国二十年间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消长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3).
作者姓名:吴友三  黄振涛
作者单位:Wu Yousan;Huang Zhentao Laboratory of Plant Immunology,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摘    要:1959~1965、1973~1985年的二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共鉴定10068份小麦秆锈菌的夏孢子堆标样,鉴定出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34C4、40、116、194、207和柯太1型等十六个小种。除了17、21、34、40和116五个小种之外,其余十一个小种都是近二十年当中发现的。在这十六个在锈菌小种中,21号和34号两个小种群是主要流行小种群。21号小种群是优势小种群、其次为34号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7.1F、11.8%、其它各小种只占1.1%。从1963~1965、1973~1985年间,21号小种的出现次数明显地在递减;而21C3小种自1963年发现以来,直到1985年,一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况;21C2、21C1则呈下降的趋势或出现频率始终不高。在流行的年份或地区里34号小种群有明显上升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在抗病品种上所分离到的小种,多为34号小种群内的各小种。40号小种出现的频率很低,七十年代以来只有1983年于云南省红河州农科所发现一次。116号小种自1982年发现以来,出现频率一直很低。生理小种34C2、34C4、40和 116虽各年出现频率很低,但对我国大多数生产品种或抗源材料有很强的致病力,所以对这四个小种的消长动态,尤其是北方春麦区和云南的德宏、红河和文山各州,特别需要注意。当前作为鉴别我国秆锈菌小种有效鉴别寄主有十个品种,其中包括国际鉴别寄主中的马阔斯(Marquis)、履浪斯(Reliance)、库班卡(Kubanka)、浮纳尔(Vernal)、爱因亢(Einkorn)等五个品种和五个辅助鉴别寄主:免字52、华东六号、明尼2761、欧柔(Orofen)、和如罗(Rulofen),以及应用对我国现行各小种都具有抗性的品种和Sr单基因系来侦察新致病类型的出现。我国小麦秆锈菌主要流行小种对Sr单基因品系:Sr7a、7b、8、9a、12、14、17、23和29是有毒的;而对Sr11、15、21、22、24、26、27 TmP和Tt—2是无毒的。本文还对当前抗源的布局和如何控制在锈病的流行,作了简短讨论。

关 键 词:小麦  秆锈病  生理小种

Twenty years' Racial Identification and Fluctuation Analysis of 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 in China
Wu Yousan,Huang Zhentao Laboratory of Plant Immunology,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wenty years'''' Racial Identification and Fluctuation Analysis of 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 in China[J].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987(3).
Authors:Wu Yousan  Huang Zhentao Laboratory of Plant Immun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wheat  stem rust  physiologic rac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