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姓名:林新坚  林斯  邱珊莲  陈济琛  王飞  王利民
作者单位: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2.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8);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4-4);福建省农科院(2009J01204)项目资助
摘    要:以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为对象,通过测定6种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培肥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阐明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了单施无机肥处理外,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以及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的培肥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尤以半量无机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牧草的培肥模式增幅更为明显,而单施无机肥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酶活性的提高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标记主成分分析显示,各种不同施肥方式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量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微生物量与各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说明微生物数量大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对酶活性功能的影响.研究也表明土壤各微生物指标能从不同方面反映土壤肥力水平,所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能更客观地评价闽东地区茶园红黄壤质量的优劣.

关 键 词:茶园土  施肥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收稿时间:2012-04-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