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RAPD技术分析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后代品系遗传组成
引用本文: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李玉清,郭蓓.利用RAPD技术分析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后代品系遗传组成[J].大豆科学,2000,19(2):97-104.
作者姓名:郑翠明  常汝镇  邱丽娟  李玉清  郭蓓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郭蓓),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玉清)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育成品系及亲本 DNA组成位点的分析 ,探讨亲本遗传物质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 ,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所用的三个优良品系 870 2 -2-4、870 2 -2 -8、8650 -1 -4是从种间杂交组合 { (固新野生大豆 (P1) (承豆 1号(P2 ) (通交 81 -1 543 (P3) }选育出的。前 2个姊妹系是在组合 (P1× P2 )的 F2 代用P3进行回交选育成的 ,8650 -1 -4是在组合 (P1× P2 )的 F1代用 P3回交选育成的。用 79个引物进行 RAPD分析亲本及后代品系细胞核 DNA,其中 1 5个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 ,这 1 5个引物总扩增位点 1 2 1个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是 1 9、4、9个 ,表明野生大豆的遗传基础丰富。 870 2 -2 -4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是 2、2、5个。 870 2 -2 -8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为 1、2、8个 ,农艺性状表现更象 P3,如荚熟色、褐斑率。8650 -1 -4具有 P1、P2 、P3的特异位点数分别为 1 1、1、2个 ,在农艺性状上更多的继承了野生大豆的遗传特点 ,如多荚、多分枝。证明RAPD技术对于研究亲本和后代遗传关系是有效的。另外 ,亲本的一些特异位点在后代中加强 ,可能与杂种优势有关 ,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大豆品系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RAPD  遗传  杂交
修稿时间:1999年9月2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