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武亚芳,徐长利,孙金艳.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06(6):15-16.
作者姓名:武亚芳  徐长利  孙金艳
作者单位:[1]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农牧服务中心,黑龙江绥化152000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
摘    要: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达59%.如美国乳牛酮病发病率为5.0%,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兰、日本、波兰等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随着高产奶牛越来越多以及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奶牛发生酮病后治疗费用高,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及淘汰率升高,而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又是临床酮病的10~20倍.奶牛酮病的发生给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关 键 词:奶牛酮病  代谢性疾病  集约化饲养  高产奶牛  经济损失  泌乳牛  发病率  临床  产犊后  加拿大
文章编号:1001-0084(2006)06-0015-02
收稿时间:2006-03-17
修稿时间:2006年3月1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