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
引用本文:袁宁,王继红,程恩宝,尹衍利,李江月.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1):55-60.
作者姓名:袁宁  王继红  程恩宝  尹衍利  李江月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130118;吉林省靖宇县林业局,靖宇,135200;陕西省汉中市天然林保护中心,汉中,723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
摘    要:以荒地、林地、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ck)、荒地、林地利用的土壤黏粒矿物的风化依次减弱,绿泥石的含量依次升高;耕地(ck)的土壤黏粒中伊利石的含量高于荒地和林地,为57.61%;林地的土壤黏粒中I/S混层矿物含量高于荒地和耕地(ck),为47.92%;与耕地(ck)的土壤黏粒矿物相比,玉米地的伊利石和高岭石含量低于耕地(ck),分别为38.66%、5.93%,绿泥石含量高于耕地(ck),为4.92%;土壤的不同利用方式可导致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H~+、交换性Al~(3+)、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黏粒矿物中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的变化。土壤只耕作不施肥有利于黏粒矿物的风化转化,长期施肥抑制黏粒矿物的风化转化,林地根系的腐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利于伊利石的风化转化。

关 键 词:土壤  利用方式  黏粒化学组成  黏粒矿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