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地区见血封喉种群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
| |
作者姓名: | 罗涛 杨小波 李东海 郭涛 叶凡 黄运峰 党金玲 |
| |
作者单位: | 海南大学热带园艺植物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 |
| |
基金项目: | 海南省重点计划项目,海南环境资源厅财政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见血封喉在海口地区集中分布于自然村落周围。为初步探讨人类活动对见血封喉种群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在海口地区共设置6个样地,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5个方面分析了海口地区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种子的萌发率高,幼苗个体丰富,但是幼树个体缺乏,中龄期个体相对丰富,老龄期个体数量较少;纺锤型的大小级结构表明种群属于衰退型。②现存的Ⅱ、Ⅲ级个体数少,导致静态生命表中Ⅱ、Ⅲ级个体死亡率出现负值,由于接近实际寿命,在第Ⅵ级死亡率达到最高。③虽然见血封喉种子成活率较高,但由于其幼树的存活率较低,其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但是如果剔除掉人为干扰在幼树阶段的影响,其生存曲线属于Ⅰ型,呈凸型,这表明该海口地区的环境条件较适宜见血封喉种群的生长。④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这与大多数珍稀植物种群一致;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影响其分布格局,使种群由聚集分布转变成随机分布,后又向聚集分布发展。
|
关 键 词: | 见血封喉 数量特征 空间分布格局 海口地区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