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风险评估
引用本文:梁 爽,敦亚楠,侯志广,等.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风险评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11):161-165,171.
作者姓名:梁 爽  敦亚楠  侯志广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农业部农药残留项目(2012H07)
摘    要:【目的】了解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为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然后于2012和2013年在山东、吉林进行田间试验,对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施药后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和2013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6d(山东)和2.5d(吉林)、1.2d(山东),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5d(山东)和4.3d(吉林)、9.6d(山东)。烯酰吗啉施用剂量、施药次数不同,则其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也不同,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在马铃薯植株中均低于1.240mg/kg,在土壤中均低于3.405mg/kg,在马铃薯块茎中均低于或等于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限0.02mg/kg,也低于我国制定的烯酰吗啉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采收后马铃薯块茎中烯酰吗啉的估计暴露量为1.64×10-5 mg/kg,风险商值为8.18×10-5(远小于1),膳食风险较低。【结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推荐施药剂量为450g/hm2,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间隔期7d,采收安全间隔期14d,此条件下食用收获期的马铃薯可靠安全。

关 键 词:烯酰吗啉  马铃薯  气相色谱  农药残留动态  农药风险评估
收稿时间:2015/4/21 0:00:00

Residual dynam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dimethomorph in potato and soil
LIANG Shuang,DUN Yanan and HOU Zhiguang,et al.Residual dynam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dimethomorph in potato and soil[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6,44(11):161-165,171.
Authors:LIANG Shuang  DUN Yanan and HOU Zhiguang  
Abstract:
Keywords:dimethomorph  potato  gas chromatography  pesticide residual dynamics  pesticide risk assessment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