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牦牛GPX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引用本文:潘城,张婷婷,李春海,张馨,李海雁,张鹏,张永德,赵旺生.牦牛GPX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24(1):188-197.
作者姓名:潘城  张婷婷  李春海  张馨  李海雁  张鹏  张永德  赵旺生
作者单位: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2021YFH0101);
摘    要:本研究旨在筛选F1代雄性不育犏牛与正常牦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家族(GPXs)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索在牦牛附睾精子成熟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基因和生物学功能。从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筛选并鉴定得到牦牛GPX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PXs基因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关系、表达情况以及GPXs蛋白多序列比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结果显示:共鉴定了8个牦牛GPXs基因(GPX1~GPX8),分子量为22.60~56.31 ku,等电点为5.09~5.32,包含4~8个保守元件;GPXs蛋白具有共同保守氨基酸序列,在蛋白二、三级结构分析中显示都存在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结构,并与ALOX5、GSS、GSTM3蛋白均存在相互作用;系统进化树显示,GPX基因家族在反刍动物的同源性最高;牦牛和犏牛附睾组织检测到GPX2、GPX3、GPX5、GPX8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牦牛GPXs基因家族结构高度保守,功能上可能参与调控牦牛附睾精子抗氧化等过程。

关 键 词:牦牛  GPX家族  附睾  生物信息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