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
| |
作者单位: |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3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0267)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项目(LBH-Z13048)。 |
| |
摘 要: |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牲畜疾病防疫体系和价格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等措施来增强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
关 键 词: | 生猪价格周期波动 非对称性 外界冲击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收稿时间: | 2015-01-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