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东部乡土植物对高寒沙化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张潇喜  曾凯  蔡义民  马赛男  宋洋  刘琳  陈冬明  周春梅  孙飞达  陈有军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日本畜产草地研究所,日本 东京329-279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626000;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41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Z2015078),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6HH0087),四川省科技厅重点专项(2015SZ0062)
摘    要: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狭叶红景天(Rhodiola rosea)、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高山红柳(Salix cupularis)4种乡土植物对沙化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高寒草地沙化地生态植被的重建与恢复选择适宜的治理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土壤容重和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垂穗披碱草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高,与对照相较增加了357.70%;2)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各种酶的活性(P0.05),其中狭叶红景天样地中的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19、1.98、3.22、1.87和4.59倍。3)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有显著提高(P0.05),狭叶红景天的MBC、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4.39、3.46和1.27倍;4)种植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柳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种植垂穗披碱草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相关性较差。研究表明,4种植物种植5年后,狭叶红景天对高寒沙化草地的土壤特性改善更明显。

关 键 词:高寒沙化草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