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刘畅,王大力,白文林,张金玉,张树敏,赵志辉.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特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作者姓名:刘畅  王大力  白文林  张金玉  张树敏  赵志辉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 [3]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沈阳110161 [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43);;“863”项目(2008AA10Z136);;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67)
摘    要:对松辽黑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T-A克隆和序列测定,在分析序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与GenBank中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存在C/EBPb、MATal、Oct-1、CF-1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IGF-Ⅰ的转录调控和起始以及特异表达有关。在该非编码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2.22%,不存在SINEs、LINEs、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而发现存在1个(CA)18微卫星位点。在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松辽黑猪与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各物种间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0%、98.8%、90.7%、91.6%、90.6%。MUPD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野猪与大白猪先聚为一类,再与松辽黑猪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而山羊和绵羊先聚成一类,再与牛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然后再与猪的一支汇合在一起。

关 键 词:松辽黑猪  IGF-Ⅰ基因  克隆  启动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