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湿地植被退化与土壤有机碳损失
作者姓名:刘育红,  李希来,  李长慧,  孙海群,  芦光新,  潘根兴
作者单位:[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03; [2]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三江源区“黑土滩”恢复治理中几种适宜栽培草种丸粒化技术研究(30760160)
摘    要:人为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退化对于土壤碳库损失的影响规模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青海省三江源区选择了8个高寒草甸典型样区,划分4种不同退化程度样地(原生植被、轻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收割法采集地上部植物生物量,10cm等深度采集表土土壤样品,分析了地上生物量、可食牧草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地上生物量和饲草生物量均表现强烈下降的趋势,但后者的下降幅度更大,在极度退化下损失达99%。研究区内高寒湿地土壤的表土有机碳含量出现极大的变异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呈显著下降。与原生植被下相比,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下0-3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25%、44%和52%。这种损失固然与地上部生物量下降有关,有机碳分层系数显示土壤侵蚀也是重要因素。估计退化下土壤有机碳平均下降36tC·hm^-2,累积退化下表土有机碳损失可能在200TgC以上,保护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于三江源区土壤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三江源区  高寒草甸湿地  土壤有机碳  植被生物量  生态系统退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