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寒地苹果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的SSR标记分析
引用本文:刘畅,郭劲鹏,高源,胡颖慧,杨悦,宋宏伟,卜海东,于文全,王昆,顾广军.寒地苹果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的SSR标记分析[J].中国果树,2023(5):15-22.
作者姓名:刘畅  郭劲鹏  高源  胡颖慧  杨悦  宋宏伟  卜海东  于文全  王昆  顾广军
作者单位: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寒地果树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2.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3.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7);
摘    要:对49份寒地苹果资源采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并利用GenAlEx 6.501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 1.2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通过DNA扩增共检测出278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等位基因数为13.8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649,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065,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569和0.79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楸子群体与中国苹果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61,楸子群体与西洋苹果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411,属于中度分化。基于UPGMA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80处49份材料可以分成2个类群,第Ⅰ类包括18份资源,全部是中国苹果群体;第Ⅱ类包括31份资源,其中楸子群体10份,中国苹果群体16份,西洋苹果群体5份。在遗传距离0.81处,第Ⅰ类进一步分为Ⅰa和Ⅰb两个亚类,分别包含5份和13份资源。群体结构分组与聚类分析有相似的结果,发现遗传距离和类群归属与地理位置并不完全相关,各群体间存在基因渗透。

关 键 词:寒地苹果资源  荧光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群体结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