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壳粉缓释剂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晓亮 毛玉泽 李阳 李加琦 陈琼琳 薛素燕 高振锟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2.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7002)共同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Natio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Shandong Joint Fund for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Central Public-interest Scientific Institution Basal Research Fund |
| |
摘 要: | 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 ±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
关 键 词: | 魁蚶 缓释剂 生长参数 特定生长率 死亡率 |
收稿时间: | 2016-03-16 |
修稿时间: | 2016-04-26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