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中4抗条锈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引用本文:汤亚琪,苏文文,李 莹,王保通,李 强.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中4抗条锈性的转录组学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1(7):806-815.
作者姓名:汤亚琪  苏文文  李 莹  王保通  李 强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500,2018YFD0200403,2018YFD02004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JZ-17)
摘    要:为解析中4的抗条锈性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测序,以侵染0 h为对照,分析条锈菌侵染12、24和48 h后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获得5 151个持续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其中,4 482个基因获得定位信息(A、B、D染色体组各占30.75%、35.27%、33.98%),669个为新基因(无法确定其染色体位置)。GO功能注释分类将这些基因分成3大类46个亚类,主要涉及催化活性、转运活性、细胞部件、细胞、细胞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单有机过程等;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定位信息的上调表达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剪接体、苯丙氨酸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半乳糖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新基因主要涉及糖的合成与代谢、氨基酸的代谢等通路。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共发现33个持续上调表达差异基因,编码抗病蛋白、MLO类蛋白、NAC和WRKY转录因子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中4抗条锈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转录组学  中4  小麦条锈病  抗性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