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量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赵静 师尚礼 齐广平 霍平慧 高怀阳 |
| |
作者单位: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部“西北优势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2B06)”,“优质抗逆专用草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9); 农业部行业专项“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nyhyzx07-022),农业部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以游客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量对苜蓿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变幅最小,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可以满足苜蓿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灌溉处理对苜蓿植株高度产生不同影响,其中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最高,达127.82cm。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高度最低,为105.58 cm。在苜蓿的各生育时期,盛花期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其中,1 988 m3/hm2灌溉量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比2485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1.21%,比1 491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24.48%;种子产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增加,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最大,为2.172 g,种子产量最高,为764.03 kg/hm2,种子发芽率也最高,为85.27%。因此,可根据生产目的不同,调节灌水量,促进苜蓿稳产高产。
|
关 键 词: | 灌溉量 苜蓿 产量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