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能,李太贵,罗玉坤.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2):103-106.
作者姓名:陈能  李太贵  罗玉坤
作者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448)
摘    要:在国家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1]中,垩白是主要指标之一。垩白的产生与品种有关,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播期进行栽培,其垩白度值都会有所不同[2~9]。我们通过控制灌浆结实期温度,分析了垩白与温度、籽粒粒形及可溶性糖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报道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中优早5号(少垩白)和浙733(多垩白)于1998年4月下旬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播种,盆钵土培,抽穗后移于生长箱内进行温度处理,直至成熟,并对当日开花的单茎进行挂牌标记,从开花后第5日进行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3日取样一次供分析用。 1.2 温度处理 人工气候箱的处理温度分两种。高温:昼/夜,33℃/29℃;适温:昼/夜,26℃/22℃。相对湿度:昼/夜,75%/85%。观察和测定两个品种的籽粒形态和物质成分变化,比较对垩白形成的影响程度。

关 键 词:早籼稻  胚乳  垩白  温度  灌浆速度  籽粒粒形  可溶性糖组分
文章编号:1004-1524(2001)02-0103-04
修稿时间:2000年7月28日

Effect of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chalkiness of early indica rice during endosperm development
CHEN Neng,LI Tai-gui,LUO Yu-kun.Effect of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chalkiness of early indica rice during endosperm development[J].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2001,13(2):103-106.
Authors:CHEN Neng  LI Tai-gui  LUO Yu-kun
Abstract:
Keywords:rice  endosperm  chalkiness  temperatur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