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制牡蛎营养成分分析及其提取工艺的建立 |
| |
引用本文: | 方玲, 马海霞, 李来好, 杨贤庆, 荣辉, 朱长波. 近江牡蛎中铝的化学形态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14(4): 94-101. DOI: 10.3969/j.issn.2095-0780.2018.04.012 |
| |
作者姓名: | 方玲 马海霞 李来好 杨贤庆 荣辉 朱长波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3.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7B0202040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ZD01)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schinafish.cn/fileNFSCKX/journal/article/nfsckx/2018/4/2018-0008-d-1.jpg) 为了探究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中铝(Al)的形态分布,利用化学连续浸提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近江牡蛎总Al质量分数及Al存在形态进行初步研究,并对4种浸提液的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其优化参数为0.5 mol·L–1氯化钾溶液70 mL浸提2 h,去离子水70 mL浸提2 h,4 mol·L–1盐酸溶液70 mL浸提2 h,浓硝酸70 mL浸提2 h。此条件下,近江牡蛎整体中Al形态存在有机铝<铝离子(Al3+)<水溶态铝<氢氧化铝 [Al(OH)3]<难溶态铝的分布规律,约77.36%的Al以难溶态存在,毒性较大的无机Al主要以Al(OH)3的形态存在,占总Al的15.87%。通过模拟胃肠消化环境,测定近江牡蛎中Al的溶出率,模拟胃液可溶出Al占总Al的8.16%~32.11%,说明由于胃液的酸性和酶的作用,近江牡蛎中的Al在胃液中形态发生变化。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schinafish.cn/fileNFSCKX/journal/article/nfsckx/2018/4/2018-0008-d-1_mini.jpg)
|
关 键 词: | 近江牡蛎 铝 形态 化学连续浸提 |
收稿时间: | 2018-01-16 |
修稿时间: | 2018-03-05 |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