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积沙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引用本文:王德金,胡广录,廖亚鑫,樊立娟,张宏伟.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积沙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5):105-112.
作者姓名:王德金  胡广录  廖亚鑫  樊立娟  张宏伟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8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7RJZA167)资助
摘    要:基于2012-2013年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的野外观测资料,并结合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野外气象观测站资料,利用空间异质性方法对积沙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12年和2013年各月积沙量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2012年各月(除8月外)的积沙量变异主要为随机变异(83.00%-93.04%),起沙风速、起沙风频率的增加或RDP/DP的减小,有利于积沙量的增加,而降雨及降雨过程对积沙量具有消减作用;2012年8月2013年各月的积沙量变异为结构性变异(88.38%-94.85%),变异主要受到表层土壤干湿状况,植被分布和走向、微地形变化的影响.2)2012年和2013年积沙量分布各有特点,2012年积沙量空间分布呈片状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而2013年各月积沙量呈带状分布,临近样地中央的两条样带积沙量较高,与植被和微地形走向较为一致.3)积沙量的变异类型与模型类型具有一致性,2012年各月(除8月外)变异类型为随机变异,变异模型为Linear型;2012年8月2013年各月变异类型为结构性变异,变异模型为Exponential型.这种一致性与积沙过程相关,尤其与风蚀积沙的积累效应(经数月的风沙物质积累,在春季得到放大)有关.

关 键 词:荒漠-绿洲过渡带  积沙量  空间异质性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and deposition in patch vegetation plots of desert-oasis ecoton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WANG Dejin;HU Guanglu;LIAO Yaxin;FAN Lijuan;ZHANG Hongwei.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and deposition in patch vegetation plots of desert-oasis ecoton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6(5):105-112.
Authors:WANG Dejin;HU Guanglu;LIAO Yaxin;FAN Lijuan;ZHANG Hongwei
Institution:WANG Dejin;HU Guanglu;LIAO Yaxin;FAN Lijuan;ZHANG Hongwei;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