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施氮量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优化
引用本文:刘桃菊,朱冰,江绍琳,潘星哲,唐建军,张笑东,胡雯君.施氮量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优化[J].浙江农业学报,2014(4).
作者姓名:刘桃菊  朱冰  江绍琳  潘星哲  唐建军  张笑东  胡雯君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52);江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资助(GJJ09174)
摘    要:以双季稻鄱优364和K优117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水稻产量先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有所下降,早稻鄱优364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84 kg·hm-2,晚稻K优117最高产量时的氮肥施用量为228 kg·hm-2。根据当年水稻价格、投肥成本,拟合出水稻纯增收入与施氮量的一元二次曲线,即早稻为y=-0.219 7x2+75.787x+2 954.7;晚稻为y=-0.167x2+71.07x+5 202.8。由此得出双季早稻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为173 kg·hm-2,双季晚稻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为213 kg·hm-2。增施氮肥可提高稻谷的吸氮量,但双季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早、晚稻氮肥回收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状。根据双季稻高产、高效并适当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原则,确定了双季水稻最佳施氮量范围。

关 键 词:施氮量  双季稻  氮素吸收利用  优化施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