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06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作者姓名:王丽萍  赵鹏涛  陈文杰  尚毅  赵兴忠  翟周平  张新
作者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小麦研究室,陕西 杨陵 712100)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优质专用硬粒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2020NY-081)。
摘    要:为了解硬粒小麦的品质现状,发掘小麦的有益基因,对106份硬粒小麦的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弱化度>沉降值>湿面筋>硬度>蛋白质>淀粉>容重;6个品质性状(蛋白质、湿面筋、容重、弱化度、沉降值和淀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硬度性状倾向于服从负偏态分布。硬粒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硬度含量达到强筋水平占比分别为29%、21%、71%和77%,容重全部达到强筋小麦要求,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沉降值同时达到强筋小麦要求的硬粒小麦占19%。综合来看,硬粒小麦品质改良应以提高材料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为主要目标。在聚类分析中,当遗传距离为50.11时,可将106份材料分为5大类。不同类中的优良株系YL131、YL133、YL163号作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小麦品质改良。

关 键 词:硬粒小麦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点击此处可从《陕西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陕西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