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早稻(Oryza sativa)栽培品种
引用本文:腊红桂,王化琪,黄大年,华志华,颜美仙,高振宇,冯秀晶.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早稻(Oryza sativa)栽培品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3):227-232.
作者姓名:腊红桂  王化琪  黄大年  华志华  颜美仙  高振宇  冯秀晶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早稻研究中心,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项目资助(2001AA24101110).
摘    要:以生产上优良旱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旱稻297、旱稻10号等的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材料,用基因枪法把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了这些品种的愈伤组织,经两轮Basta抗性筛选和分化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检测,T0和T1代Basta抗性实验表明,bar基因已整合到旱稻的基因组DNA中,并在T1代继续表达。对各品种幼胚培养的诱导、分化培养基实验表明,MB和MS培养基可作为这5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改良的RMB2、RMS2培养基可显著地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实验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和建立的遗传转化系统。为早稻的抗除草剂分子育种和其它基因转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关 键 词:旱稻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bar基因
修稿时间:2002年6月14日

To Transfer Anti-herbicide Gene into Upland Rice (Oryza sativa)Cultivar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