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
| |
引用本文: | 张秀芳, 何东进, 李颖, 严思晓, 游巍斌.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J].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3): 108-11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12 |
| |
作者姓名: | 张秀芳 何东进 李颖 严思晓 游巍斌 |
| |
作者单位: |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 方法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 结果 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 结论 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
关 键 词: | 可燃物负荷量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马尾松林 武夷山国家公园 |
收稿时间: | 2020-07-15 |
修稿时间: | 2020-09-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