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胡春华  周文斌  陈文芳  王毛兰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9;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6-008-03);;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06DFB9192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B23CO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59);;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赣教技字[2005]05号);;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试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探究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利用GC-ECD检测江西省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残留。比较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水平,分析了DDT来源,评价了DDT生态风险。[结果]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平均残留量为0.37μg/g。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桔树生长地土壤〉水稻种植地土壤〉茶树生长地土壤〉河滩草地土壤〉蔬菜种植地土壤〉板栗树生长地土壤〉棉花种植地土壤。DDT组分中,仅p.p′-DDT被检出,这表明7种土壤均有新的DDT污染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价表明,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对该地区鸟类、土壤生物及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结论]DDT对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关 键 词:土壤  DDT  残留  生态风险  评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