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模式分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起点
引用本文:陈海燕,陆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模式分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起点[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1-5.
作者姓名:陈海燕  陆明
作者单位:[1]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2]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摘    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工业化的目标为起点。通过与上个世纪提出的“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比,我们现在再次提出“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新的内涵,其提出的背景、出发点、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现在进行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遇到了城镇下岗职工的挑战、“技术排挤工人”等新问题。通过中外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上、制度上、措施上的新建议。如。现阶段不仅不能以缩小或消灭城乡差别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当继续适当扩大城乡差别;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拍包,走家庭农场式道路等。

关 键 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模式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工业化  城市化  就业  刘易斯-费-尼斯模式  人口流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