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棱大麦籽粒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引用本文:徐绍英,闫新甫,许梓荣,朱军.二棱大麦籽粒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6(6).
作者姓名:徐绍英  闫新甫  许梓荣  朱军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浙江农业大学饲料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
摘    要:采用包括种子直接加性-显性、母体植株加性-显性和环境互作的三倍体胚乳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模型(简称种子模型),分析了7个二棱大麦(HordeumdistichumL.)品种及其半双列杂交F2种子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两年资料.结果表明,7种氨基酸含量的遗传除了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外均受种子直接基因效应和母体效应的控制,其中谷、组和精氨酸的遗传以种子直接加性和母体显性效应为主,而甘和酪氨酸以种子直接显性效应为主.天冬和丙氨酸含量主要受控于种子显性效应.此外,精和丙氨酸含量还有较强的直接加性和母体显性与环境互作,而谷、组、甘和酪氨酸有较强的直接显性与环境的互作.谷、组和精氨酸含量的普通遗传率较高,表明在杂交后代对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结果还发现,天冬、谷、组、精和酪氨酸与赖氨酸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正向母体加性相关.Ris1508,S-096、紫皮大麦和苏啤1号的这几种氨基酸含量较高,是改良它们的较好母本材料

关 键 词:二棱大麦  氨基酸  种子和母体效应  基因效应×环境互作  遗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