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对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及其酶学机理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世亮 骆永明 丁克强 李华 吴龙华 |
| |
作者单位: |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河南农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
| |
摘 要: |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态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减少,提高了苯并[a]芘在土壤中的降解率,在1、10、50mg·k^-1苯并[a]芘处理浓度下,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达90.3%、87.5%、78.6%;而没有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则为79.3%、66。4%、55.6%。黑麦草根系增强了土壤中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以及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碳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植物的地上部也可积累少量苯并[a]芘,但植物对苯并[a磁的吸收不是黑麦草对其修复的主要机制。土壤自身具有修复苯并[a]芘的潜能.种植黑麦草具有强化土壤修复苯并[a]芭污染的作用.
|
关 键 词: | 植物修复 黑麦草 多环芳烃 苯并[a]芘 |
文章编号: | 1672-2043(2007)02-0526-07 |
修稿时间: | 2006-12-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