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分析
引用本文:舒敏,陈懂懂,李奇,张莉,贺福全,张煜坤,潘思辰,赵亮.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分析[J].草地学报,2023(9):2748-2758.
作者姓名:舒敏  陈懂懂  李奇  张莉  贺福全  张煜坤  潘思辰  赵亮
作者单位:1. 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5.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    要:探究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对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8—9月对三江源区13个县/镇的植被、土壤和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了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土壤表层碳、氮、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密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机碳密度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据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土壤有机碳、全氮密度空间稳定性在三江源区内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无机碳与之相反,全磷则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三江源区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大小的排序为全磷>全氮>有机碳>无机碳,这主要与海拔、植被多样性、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等因子的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全氮密度  空间稳定性  三江源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